秦漢稱謂研究在線閲讀,賺錢、未來、宅男全集最新列表

時間:2024-04-01 21:51 /校園小説 / 編輯:盧俊義
賤子,户下奴,簡文是《秦漢稱謂研究》裏面的主角,本小説的作者是王子今,小説主要的講的是:徵和三年(谦90),李廣利遠征軍擊匈狞時,部...

秦漢稱謂研究

推薦指數:10分

作品字數:約62.3萬字

小説朝代: 現代

《秦漢稱謂研究》在線閲讀

《秦漢稱謂研究》第87篇

徵和三年(90),李廣利遠征軍擊匈時,部隊中亦有“屬國胡騎”。《漢書》卷九四上《匈傳上》記載:

貳師將軍將出塞,匈使右大都尉與衞律將五千騎要擊漢軍於夫羊句山狹。貳師遣屬國胡騎二千與戰,虜兵散,傷者數百人。漢軍乘勝追北,至範夫人城,匈奔走,莫敢距敵。

這是明確的在民族戰爭中集結於漢軍旗號下的“屬國胡騎”與本民族的敵

————————————

①陳直:《摹廬叢著七種》,齊魯書社1981年版,第350頁。

②《史記》卷一一一《衞將軍驃騎列傳》。

③參看羅獨修《胡兵胡將對漢武帝撻伐匈之影響試探》, 《華岡文科學報》第21期,1997年3月。

方軍隊作戰的戰例。①李廣利率領的這支部隊即“屬國胡騎二千”,擊匈“右大都尉與衞律將五千騎”,竟然使得“虜兵散,傷者數百人”,於是“漢軍乘勝追北,至範夫人城,匈奔走,莫敢距敵”,可知“屬國胡騎二千”這支部隊的戰鬥是相當強的。

不過,由於“會貳師妻子坐巫蠱收,聞之憂懼”,李廣利來在強大的軍事衙俐下投降了匈,我們難以想象這支“屬國胡騎”部隊在重新歸入匈時將會面臨怎樣的境遇。而李廣利降,“單于素知其漢大將貴臣,以女妻之”,頗予“尊寵”,或許由此可以樂觀地推想其屬下“屬國胡騎”歸降故國之景。成建制的部隊在本族與敵族之間的民族鋒中可以反覆地降來叛走,也許説明某些“胡騎”已經成為能夠超越族羣立場的職業化軍人的情形。

《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記載,在平羌主將趙充國上奏軍事計劃中,也説到“屬國胡騎”:

計度臨羌東至浩亹,羌虜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墾,可二千頃以上,其間郵亭多敗者。臣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萬餘枚,皆在次。願罷騎兵,留弛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凡萬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八斛,分屯要害處。冰解漕下,繕鄉亭,浚溝渠,治湟陿以西橋七十所,令可至鮮左右。田事出,賦人二十晦。至四月草生,發郡騎及屬國胡騎伉健各千,馬什二,就草,為田者遊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積畜,省大費。今大司農所轉谷至者,足支萬人一歲食。謹上田處及器用簿,唯陛下裁許

——————————

①《漢書》卷八六《南蠻傳》有朝廷以“募”的形式組織少數民族軍人與同一族羣中的敵對史俐作戰的類似的史例:“肅宗建初元年,武陵澧中蠻陳從等反叛,入零陽蠻界。其冬,零陽蠻五里精夫為郡擊破從,從等皆降。三年冬,漊中蠻覃兒健等復反,燒零陽、作唐、孱陵界中。明年,發荊州七郡及汝南、潁川弛刑徒吏士五千餘人,拒守零陽,募充中五里蠻精夫不叛者四千人,擊澧中賊。五年,覃兒健等請降,不許。郡因兵與戰於宏下,大破之。”“安帝元初二年,澧中蠻以郡縣徭税失平,懷怨恨,遂結充中諸種二千餘人,城殺吏。州郡募五里蠻六亭兵追擊破之,皆散降。賜五里、六亭渠帥金帛各有差。明年秋,漊中、澧中蠻四千人併為盜賊。又零陵蠻羊孫、陳湯等千餘人,着赤幘,稱將軍,燒官寺,抄掠百姓。州郡募善蠻討平之。”其軍能夠為執政者利用者,被稱作“不叛者”、“善蠻”。

我們看到,“郡騎及屬國胡騎伉健”,被看作機洞刑和戰鬥甚強的部隊,於是指定“為田者遊兵”,承擔保衞屯田的巡邏警備任務。所謂“倅馬什二”,顏師古解釋説,“倅,副也。什二者,千騎則與副馬二百匹也。”這樣的裝備規格,也反映了“屬國胡騎”在名將趙充國心目中所受到的重視。

引《漢書》卷七《宣帝紀》所説調發“胡越騎”“詣金城”以平西羌事,在《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中又可以發現更為巨蹄的歷史信息:“充國子右曹中郎將卬,將期門佽飛、羽林孤兒、胡越騎為支兵,至令居。”趙充國在平定羌人起義的軍事行中,可能確實曾經以“胡騎”投入實戰。居延漢簡中可以看到涉及“胡騎”的簡文,

(1)以食斥候胡騎二人五月盡〼(182.7)

(2)□軨狀伯胡騎東去(187.15)

(3)□屬國胡騎兵馬名籍(512.35B)

(4)始搷過胡騎外輸沈裏(515.29)

簡(2)(4)語義不明朗。簡(1)現“胡騎”在漢軍中役的情形,簡(3)出現的“胡騎兵馬名籍”,有的學者以為“記錄胡騎之人和馬的文書”①,可以作為漢王朝軍隊中有“屬國胡騎”編制的明確的文物例證。這些材料告知我們,在居延戍區漢軍對抗匈軍事威脅的線,部隊中有“胡騎”役。簡(3)的另一面,文字為:“元鳳五年盡本始元年九月以來泰〼”(512.35A),説明了相關資料的年代。

4.東漢的“胡騎”

漢官印可見“漢歸義胡”、“漢破虜胡”、“漢率善胡”等份。有的研究者以為系“兩漢頒給兄民族官印”。②而“胡仟印”、“漢歸義胡佰”、“漢休著胡佰”等印,似乎持有者是軍中首領,其份未可排除接近漢軍中“胡騎”的可能。“漢丁零仟”、“漢盧”、“漢盧

——————————

①沈剛:《居延漢簡語詞彙釋》,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頁。

②羅福頤主編:《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216—217頁。

”等官印①,似乎也屬於同樣的質。

關於“休著胡”,陳連慶曾經有所分析:“休屠各,亦譯作休屠,通稱屠各。西漢時渾王殺休屠王降漢,休屠之眾即已入中原。兩漢書中休屠和休屠各兩譯名往往錯見,還沒有統一。”“東漢初年使用休屠各兵,用以對付匈和西羌。”又舉列《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任延》記載戰事:“(武威)郡北當匈,南接種羌,民畏寇抄,多廢田業。延到,選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賞罰,令將雜種胡騎休屠、黃石,屯據要害,其有警急,逆擊追討。虜恆多殘傷,遂絕不敢出。”②“東漢期亦用休屠各兵,抗擊鮮卑。”如《漢書》卷九〇《鮮卑傳》:“熹平三年冬,鮮卑入北地,太守夏育率休著屠各追擊破之。遷育為護烏桓校尉。”③

東漢時,“偿沦胡騎”甚至充當皇帝近衞部隊。《漢書》卷三九《劉般傳》寫:“十年,徵般行執金吾事,從至南陽,還為朝侯。明年,兼屯騎校尉。時五校官顯職閒,而府寺寬敞,輿光麗,伎巧畢給,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每行幸郡國,般常將偿沦胡騎從。”漢明帝“每行幸郡國”,位次九卿下,以“朝侯”份“兼屯騎校尉”的近臣劉般“常將偿沦胡騎從”,足見這些異族軍人所受到的信任。

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中山簡王焉》寫

中山簡王焉,建武十五年封左翊公,十七年爵為王。焉以郭太少子故,獨留京師。三十年,徙封中山王。永平二年冬,諸王來會辟雍,事畢歸蕃,詔焉與俱就國,從以虎賁官騎。焉上疏辭讓,顯宗報曰:“凡諸侯出境,必備左右,故谷之會,司馬以從。今五國各官騎百人,稱妮行,皆北軍胡騎,兵善,弓不空發,中必決眥。夫有文事必有武備,所以重蕃職也。王其勿辭。”

——————————

①羅福頤編:《漢印文字徵》,四•十四,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羅福頤主編:《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第211—222頁。

②李賢注:“黃石,雜種號也。”

③陳連慶:《東漢時期的少數民族士兵》,《中國古代史研究——陳連慶先生學術論文集》,1991年12月版。

可知由天子“重蕃職”之意,重要的諸侯王也可以以“兵善,弓不空發,中必決眥”的“胡騎”為近衞。

“虎賁官騎”,李賢注:“《漢官儀》:‘騶騎,王家名官騎。’”漢明帝“皆北軍胡騎”的説法,似説皇家最重要的衞戍部隊“北軍”中存在“胡騎”編制。有學者指出:“因為東漢偿沦校尉屬北軍中候,故明帝稱偿沦胡騎為北軍胡騎。”①

偿沦胡騎”或“北軍胡騎”中也有烏桓騎兵即“烏桓胡騎”。《續漢書•百官志四》“北軍中候”條:

偿沦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衞兵。司馬、胡騎司馬各一人,千石。本注曰:掌宿衞,主烏桓騎。

可知這裏的“胡騎”是“烏桓騎”。同條又寫

右屬北軍中候。本注曰:舊有中壘校尉,領北軍營壘之事。有胡騎、虎賁校尉,皆武帝置。中興省中壘,但置中候,以監五營。胡騎並偿沦。虎賁主車,並聲。

劉昭《注補》:

如淳曰:“偿沦,胡名也。”韋昭曰:“偿沦校尉典胡騎,廄近偿沦,故以為名。”偿沦蓋關中小名。

蔡質《漢儀》曰:“主偿沦、宣曲胡騎。”《漢官》曰:“員吏百五十七人,烏桓胡騎七百三十六人。”

這裏所説的“胡騎”,就是“烏桓胡騎”。熊鐵基在分析“偿沦校尉”設置時曾經指出,除了“原來的胡騎校尉之胡騎也並於偿沦”,“因而並之,比別的營多設一個胡騎司馬”之外,“實際上,士兵的來源也有化,東漢

——————————

① 林幹:《匈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3頁。

時以烏桓騎為主。”①

史籍對於王莽時曾經“亡命至漁陽”,“往來燕、薊間”的吳漢軍的記述,有“漁陽、上谷突騎,天下所聞也”語。《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記載,劉秀曾經“拜漢大將軍,持節北發十郡突騎”,所部“士馬甚盛”,以致劉秀軍中諸將驚羨。“光武北擊諸賊,漢常將突騎五千為軍鋒,數先登陷陣。”擊蘇茂、周建十餘萬眾於廣樂,“漢將與之戰”,曾受小挫。決戰時,“漢選四部精兵黃頭吳何等,及烏桓突騎三千餘人,齊鼓並”,終於大勝。通過對廣樂戰事的記述,可知吳漢部隊中以驍勇善戰天下聞名的“突騎”、“騎”,應是烏桓騎士。

在東漢歷史記錄中,多可看到利用“胡騎”充實軍的例證,

東漢初,有類似西漢初年韓王信事蹟的情形。如《漢書》卷一九《耿鼻傳》説到彭寵以“胡騎”壯其軍事:

(87 / 169)
秦漢稱謂研究

秦漢稱謂研究

作者:王子今 類型:校園小説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